中医讲究,气为根本,气血为核心。因此用来强身健体、调理脏腑还能促进代谢的古老体操应运而生。因其动作可拆分为八节,姿势动作优雅如锦缎,故名八段锦。
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动图一起做起来吧:
起势:左脚开立,与肩同宽,微微下蹲,两掌呈半圆抱于腹前;
继而调息:平复呼吸,身心平顺,配合呼吸与动作协调,避免憋气或刻意呼吸。
一、两手托天理三焦
做法:两掌五指分开,腹前交叉,双腿伸直,两掌上托于胸前,内旋向上托起,掌心向上,抬头目视,然后手掌停一停,目视前方。膝关节微屈,两臂下落,两掌心向上捧于腹前。一上一下为一次,共做6次。 要点:掌根用力上撑。手臂上托尽可能平行于耳,使后背形成一个夹脊的动作。 作用:提拉胸腹、拔伸腰背,通畅三焦,祛除寒湿浊气。
二、左右开弓似射雕
做法:①左脚向左开步,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。两腿马步,就像左右开弓射箭一样,右掌拉至右胸前,左掌呈八字掌(大拇指和食指呈八字,其余三指曲后)向左推出,把弓拉到最圆,眼光盯着指尖。②然后重心右移,右手划弧,左脚回收,两掌捧于腹前并步站立。然后反方向来一次,共做3次。
要点:尽可能打开肩背。抻拉了肩颈、手臂。
作用:缓解便秘腹胀。
三、调理脾胃需单举
做法:左手掌根上撑,上举至头左上方,右掌根下按。然后左臂下落于腹前,一左一右为一次,需做三次。
要点:力在掌根,指尖方向要相对。
作用:牵拉按摩脾胃,促进消化吸收。抻拉两胁肝胆,宣发肝气。
四、五劳七伤往后瞧
做法:两腿微屈挺膝,手臂于两侧伸直,掌心外旋向上,头向后转,目视左斜后方,稍停。两臂内旋收回两侧,两腿微屈,目视前方。一左一右为一次,共做三次。
要点:头需尽量后转,但不可动作迅猛。
作用:牵拉颈部胸锁乳突肌及双侧斜方肌,调整脊柱。
五、摇头摆尾去心火
做法:①右脚开步站立,两腿微屈,两掌经两侧上举,两腿半蹲为马步,两臂向双腿降落扶于膝关节上方。②身体重心右移,俯身经过右脚面,重心放低,由尾闾带动上体向左旋转,经过左脚面。然后身体重心后移,上体后摇由右向左向前旋转,身体立起。一右一左为一次,共做三次。
要点:尽量做到位,身体摇转时使脖颈和尾闾尽量对拉伸长,速度柔和缓慢连贯。脖子全程不要硬着,下颌不刻意内收或扬起,使颈部肌肉尽量地放松伸长。如果费力就一右一左做两次,以后再慢慢增加次数。
作用:交通心肾,缓解口腔溃疡、咽喉肿痛等虚火上炎导致的症状。
六、两手攀足固肾腰
做法:①两腿挺膝站立,两臂向前向上举起,掌心向前,目视前方。两臂屈肘,两掌心向下,按至胸前,两掌反穿至背后,沿着脊背向下摩运至臀部,同时上体前屈,两掌沿腿至脚面,两膝挺直,目视前下方。②两掌前举上升,脊柱随之升起。一上一下为一次,共做6次。
要点: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时要稍微用力,尽可能攀足,如觉困难可逐步增加难度。
作用:按摩膀胱经,抻拉任督二脉,滋养阴阳。
七、攒拳怒目增气力
做法:左脚向左开步,脚蹬马步,两掌握拳于腰侧,大拇指在内,拳眼向上。左拳向前冲出,拳眼向上,怒目而视,左拳变掌,再旋腕握固成拳,缓慢收回腰处。一左一右做三次。
要点:脚趾抓地,握固冲拳,怒目圆睁。
作用:畅达肝气,促进末梢气血运行。
八、背后七颠百病消
做法:①两脚跟提起,头上顶,稍停,目视前方。两脚跟下落,轻震地面。一起一落为一次,共做七次。②八段锦收式归拢在这了:最后两掌合于腹前,呼吸均匀,周身放松。
要点:脚跟起如平地拔起,脚趾抓地,提肛收腹;下落似山河地震。
作用:引起归元,梳理全身气机。